塔位選擇簡單3步驟!塔位風水、座向這樣看

塔位選擇需要考量到很多事情,包括風水、座向與樓層高低等,究竟塔位風水怎麼看?座向與樓層高低要怎麼選?本篇文章將一一說明塔位選擇的重要關鍵,以及需要注意的5個禁忌,最後提供簡單3步驟,帶大家快速了解如何選擇合適的塔位。

塔位風水怎麼看?

首先,我們需要先了解「風水是什麼」。風水是源自古代中國,結合地理、環境與文化信仰的傳統習俗。這個名詞最早是出現在晉朝郭璞所作的《葬書》,當中也傳遞出風水的核心概念。詳細關於風水的由來,我們在後面的段落會更進一步介紹。

塔位選擇好的風水之所以重要,這是因為在華人傳統習俗中,高度重視家的觀念,在買房或挑選辦公室位子時,都會注重風水問題,當然在塔位選擇也不例外。相信好的風水不僅能讓家人住得安寧,更能保佑後代子孫,家族事事順利。

什麼是好風水、壞風水?

在選擇塔外的風水環境時,可以觀察周遭的山水形勢,是否有符合風水寶地的特徵。所謂的風水寶地就是要符合「藏風聚氣」,最好是「左青龍、右白虎;前照朱雀、背靠玄武」。這是風水最常會提到的口訣,白話來說,指的就是從靈骨塔大門往外看,左右兩側最好能有群山環抱,其中左邊青龍方地勢要高於右邊白虎方。靈骨塔大門前方聚氣的朱雀方(也稱為明堂)最好能平緩、寬敞,例如:寬廣庭園或低矮的小山,避免有傾斜、破碎的地勢;後方玄武方要倚靠高山。

如此一來,便是能「藏風聚氣」的好風水環境,而翰鑫福龍紀念園的風水地理就是以大肚山山脈為靠,前庭遼闊遠眺台中市景的風水寶地。

至於比較不宜的風水環境又是如何?通常靈骨塔忌諱蓋在山頂龍背上,或高度高過前後左右的山巒,風水上會造成氣不聚、塔不穩。另外,靈骨塔外最好不要有高壓電纜經過,靈骨塔的前方也不宜有尖山

看到這裡,大家已經了解塔位選擇好風水的重要性,也學會判斷好壞風水後,接下來我們將從古人的風水觀念,帶大家認識風水的由來:

古人的風水觀念原來是這樣來的!

「氣乘風則散,界水則止。古人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,故營之風水。」

這句話是源自《葬書》,意思就是氣遇到風就會擴散,遇到水會停止,古人因此相信地勢與方位的不同,都會影響氣的聚集與水的流動。傳統有「山管人丁,水管財」的觀念,指的是山的形狀影響人的健康和運勢,而水的流向則影響財運。

因此,人們相信環境與人之間,會相互影響,生存在充滿生氣的地方,有正向能量流動與平衡,能過得更好、更舒適,並帶來好運。透過選擇好的地理位置、方位與環境周圍山水形勢,來改善個人或家族的運勢,就是風水所講求的概念。

陽宅風水與陰宅風水

一般來說,風水可以分為陽宅風水與陰宅風水,從字面上應該很好理解,陽宅風水指的是生者的居住和工作空間,例如:住宅、辦公室。主要會考量到建築物的外部環境、街道、門口位置與室內動線規劃(格局)等。

至於陰宅風水,主要就是指逝世者的埋葬地點,也就是祖墳、祖塔或是現代的靈骨塔位。選擇上會考量環境周遭的山脈走向、水流方向等,同時還需要配合祖先與後代的八字等。

塔位座向如何擺放?

靈骨塔位選擇通常會根據往生者的生辰與生肖做決定,首先在時辰上,寅卯辰巳酉戌命最利東西方位;午未申亥子丑命最利南北方位。生肖方面,則會依據合適的優先順序分為大利方、利方、小利方與煞方。這邊要特別注意,選擇塔位座向通常會採第一順位大利方為主,除非遇到沖煞年,才會依序選擇吉方位,大利方、利方、小利方均可坐,切記煞方忌坐

  • 鼠、龍、猴:大利方為坐西朝東,煞方為坐南朝北。
  • 牛、蛇、雞:大利方為坐南朝北,煞方為坐東朝西。
  • 虎、馬、狗:大利方為坐東朝西,煞方為坐北朝南。
  • 兔、羊、豬:大利方為坐北朝南,煞方為坐西朝東。

然而,每個流年都會有一個沖煞方,如果生肖的吉方位剛好和煞方相沖,也不用擔心,通常我們可以在塔位中「墊金紙(一般會使用刈金)」,先用刈金鋪底,再把骨灰罈放上去,等到隔年農曆年過正月15後,再擇吉日吉時將刈金取出,讓骨灰罈正式安坐正位,來化解流年沖煞。

塔位生肖座向對照表

以下整理詳細的塔位生肖座向對照表提供參考:

方位/生肖 鼠龍猴 牛蛇雞 虎馬狗 兔羊豬
大利方(第一順位) 西
利方(第二順位) 西
小利方(第三順位) 西
煞方(忌用方向) 西

塔位樓層差別與考量?

塔位樓層考量 1:價格

了解完塔位方位座向的選擇原則後,接著就來到塔位樓層的部分,通常位在一樓的塔位價格都會比較高,地下室樓層的價格最低,其他樓層的價格則差異不大,價格的不同主要和方便性有關。而在同一樓層中的箱架層數方面,價格則有較大的落差,價差約可到5至8倍不等

舉例來說,最靠近地面(最下面一層)、天花板(最上面一層)的塔位通常較便宜,主要是地面容易被踢到、濕氣也比較重,可能會造成骨灰罐內的骨灰受潮,產生發霉、變質或結塊;上層則會擔心遇到地震有震碎風險,同時會受到管線與日光燈電磁波的磁場影響。因此,越靠近中間層架的塔位會越貴,其中最高價位落在塔位前方,也就是站立時,眼睛視線可以平視的位置(大約是眼睛到胸部位置)。

總結來說,挑選塔位的樓層與同層中的層架高低時,除了依照往生者的喜好與遺囑,經濟條件是需要考量的因素之一。

塔位樓層考量 2:環境

塔位樓層高低不同,也會有環境上的差異,以下將分別說明高樓層與地下室樓層的優缺點:

高樓層塔位:通常環境通風良好,能保持乾燥,避免潮濕讓塔位受潮,且視野良好,會有心境開闊、安寧舒適感。缺點是如果塔位設施沒有電梯,會比較不方便老年人或行動不便者前來祭拜,且高樓層溫度變化大,尤其夏天太陽直射可能影響塔位存放。

地下室塔位:地下環境溫度變化小,較能避免塔位受高溫影響。缺點是空氣流通較差,容易有潮濕的問題,且地下環境通常較封閉、光線弱,容易有陰暗、壓抑感。

塔位樓層考量 3:風水習俗

在塔位樓層選擇上,特殊風水通常也是考量的因素之一。一般來說,選擇塔位樓層如果越高,建議在同層中的箱架層數就要選越低層,避免樓層高、箱架層數也高,會形成散氣不吉利

而在傳統觀念中,有「後代子孫高於長的」的禮儀,也就是後代理應超越長輩,以表示尊敬與承襲。這樣的禮儀通常也會被應用在塔位樓層高低選擇上,選擇高樓層塔位時,要注意後代的塔位應該選擇高於長輩塔位的樓層,而若在同層,長輩的箱架層數要選擇比較低的塔位。

除了以上較常見的風水觀念,高樓層和低樓層塔位也各有風水上的理論,包括,有風水信仰認為,高處接近天,因此選擇高樓層塔位有象徵「往生者接近天堂」,靈魂得以安息的意涵;另外也有風水認為,低樓層靠近地氣,有讓往生者回歸自然的象徵意義。

塔位樓層考量 4:特殊寓意

在傳統文化和信仰中,部分數字的樓層常被視為具有特殊象徵意義,除了在買房時會納入考量因素,在選擇靈骨塔位時,也會被當作參考依據,以下整理出常見的特殊樓層意義:

特殊樓層 象徵意義
一樓 被視為吉利,象徵著新的開始。
四樓 被視為不吉利,發音與「死」相似。
六樓 被視為吉利,發音與「順」相近,象徵順遂、和平。
八樓 被視為吉利,發音與「發」相似,象徵帶來好運。
九樓 被視為吉利,象徵長久和永恆。
十三樓 被視為不吉利,通常出現在西方文化,亞洲人則較不忌諱。

塔位挑選5個禁忌

說明完塔位座向、樓層與高低選擇方式後,總結為大家整理出5個禁忌:

1. 避免缺乏光線和不通風的塔位

選擇光線明亮,且空氣流通的塔位,較能避免環境陰暗、潮濕,影響骨灰保存。

2. 避免陽光直射或樑柱下的塔位

塔位盡量不要選在陽光太過強烈的位子,除了環境因素考量(避免高溫影響塔位物品存放,如骨灰罈碎裂或骨灰變質),另外還有風水上的考量,陽光太強及樑下方對往生者是一種氣煞,有些人會避諱。

3. 避免樓層高、箱架層數也高的塔位

在風水意義上,樓層高、箱架層數也高的塔位被視為氣散不吉利。

4. 避免門窗邊、出風口、樓梯口、走道及樑下最下層塔位

基於環境因素,這些位子的骨灰保存較不容易,因此也不太建議。

5. 避免靠近或正對廁所的塔位

塔位避免選擇靠近或正對廁所,主要是基於風水考量,廁所常被認為是集中穢氣與陰氣的地方,會影響往生者安寧;另外,正對廁所門口也有漏財的意義。

塔位選擇簡單3步驟

看完以上針對塔外環境、塔位座向及樓層選擇的說明,相信大家對於塔位選擇都有基本的了解。以下將整理出簡單3個選擇步驟,幫助大家更快速掌握塔位選擇要點:

步驟1:觀察塔外環境

首先是觀察靈骨塔外環境,查看是否符合「好風水」應具備的特徵。

步驟2:考慮塔位座向

根據往生者的生肖,選擇適合的座向(參考上面提供的塔位生肖座向對照表),同時應避免沖煞。

步驟3:注意塔位樓層

根據個人或家庭的經濟條件及信仰習俗總合考量,從不同塔位樓層高低的價格、環境及風水等因素進行評估、選擇。

塔位推薦:福龍紀念園

福龍紀念園位於台中大肚山台地,園區福地佔地14公頃,背後有大肚山為靠,前庭寬敞、平緩,經過數名地理師勘鑑,符合「丹鳳朝陽」地形,相當難得,是一個「財官雙蔭」,能讓財勢與官運都亨通的福澤寶地。環境設計納入藝術氣息,打造「公園式」福園,讓追思者來緬懷往生者的同時,也能漫步園區。

福龍紀念園的內部塔位分為兩區,包括璞園與璽園。璞園空間較一般塔位更寬闊,設有小前庭,可放置先人珍愛的小物,或擺放迷你傢俱,打造家居感。共有金玉山水(單人位)、萬代福榮(單人位)及圓滿晶鑽(單人位/雙人位)等3種塔位供選擇。

璽園內空間設計則是前窄內寬、凝神聚氣,氣場強大,若由上俯瞰,建築形體有如古典花瓶,帶有「平安」之意。提供蓮華寶座(單人位)塔位做選擇。

「塔位」是為心愛的親人或提前為自己準備,一個能安心永住的家。翰鑫福龍秉持著「每個生命都具有其存在價值」的經營初衷,用心管理與打造福龍紀念園,提供最真誠的服務與商品,包括客製化家族墓園、直立式墓基、夫妻塔位牌位、個人塔位、祖先牌位等,相信在生命的最後,會是值得信賴且安心的選擇。

全商品介紹